一、起草背景及依據
洛陽市偃師區現行《應急預案》于2013年編制,原預案在組織指揮體系、響應機制措施等方面與當前應急救災形勢任務出現了許多不相適應的地方。為建立健全應對較大以上自然災害救助體系和運行機制,更好聚焦新形勢下自然災害救助工作需要,結合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認真總結近年來自然災害救助經驗教訓,實現資源整合、信息共享、跨部門的協同合作,依據洛陽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洛陽市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洛政辦〔2024〕12號)的通知要求,結合我區工作實際,充分征求相關部門意見建議,經區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同意,對2013年的應急預案進行了修訂。
二、主要內容
《應急預案》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對組織指揮體系、災害預警措施、災情信息管理、救助應急響應啟動條件和相應措施進行了明確,并對各級、各有關部門工作職責提出相應要求。內容分為七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則。提出了預案編制目的、編制依據、適用范圍、工作原則。
第二部分組織機構及職責。確定了組織指揮體系,明確區減災委為全區自然災害救助應急綜合協調機構,負責組織領導全區自然災害救助工作,協調開展較大、重大和特別重大自然災害救助活動。
第三部分災害預警措施。包括監測預警和救助準備兩部分,根據自然災害預警預報信息,結合可能受影響地區的自然條件、人口和社會經濟狀況,對可能出現的災情進行預評估,當可能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影響基本生活、需要提前采取應對措施時,組織開展的救災準備工作。
第四部分災害信息管理。包括災情信息報告和發布兩部分,明確要求按照應急管理部《自然災害情況統計調查制度》《特別重大自然災害損失統計調查制度》有關要求,做好災情信息收集、匯總、分析、上報和部門間共享工作。堅持實事求是、及時準確、公開透明的原則,主動通過報刊、廣播、電視、新聞網站以及政府網站、政務微博、政務微信、政務客戶端等按相關規定和要求向社會發布災情信息。
第五部分救助應急響應。包括:響應分級、啟動條件、啟動程序、響應措施等四方面內容。根據自然災害形勢和救災工作任務,調整優化預案中分級救助應急響應啟動條件,降低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間數指標設置,確定區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分為四級、三級、二級、一級。設立分工不同的9個救災工作組,并對各工作組主要職責、牽頭單位、成員單位進行了細化規定。
第六部分災后救助與恢復重建。主要包括過渡期生活救助、冬春救助、倒損住房恢復重建,統籌使用各類自然災害救災資金,保障受災群眾生活。特別要優先保障受災特困戶、低保戶、老弱病殘、婦女兒童等自救能力較弱的困難群體的救災救助需求,確保災后救助和恢復重建工作順利開展。
第七部分保障措施。著重強調了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來源、救災物資保障能力、受災群眾安置點、監測預警能力建設、災害風險調查、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等方面的內容。
相關文件:《洛陽市偃師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洛陽市偃師區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的通知》